臨汾愛爾眼科走進鼓樓西街復興社區開展眼健康科普義診活動
- 2023-07-25
“寶寶突然開始頻繁眨眼,觀察并無揉眼動作,寶寶突然開始頻繁眨眼,觀察并無揉眼動作,眼睛也無紅腫,早上起床也沒有眼屎,這是什么回事?”一般情況下,正常人每分鐘眨眼不超過15次。如果你的孩子眨眼次數遠遠超過了這個范圍,那你得引起重視了。
孩子頻繁眨眼可能不是在賣萌,而是下面這6種疾病的征兆!
1、屈光不正 當孩子的眼睛近視、遠視、散光、隱斜視等屈光不正時,視覺質量會受到較大的影響。此時,孩子為了能夠看清楚而頻繁眨眼。眨眼的患兒大多需要驗光,以便查明病因。
2、干眼、視疲勞 電圖像的刺激,包括電視、手機、pad等視頻畫面的快速閃爍,導致兒童視覺中樞過度興奮,眼睛自然就容易發干和疲勞。如果持續時間長,用眼過度,孩子就會開始頻繁眨眼。所以,家長們應該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,這是治療眨眼的關鍵。
3、倒睫 主要見于比較肥胖的嬰幼兒和單眼皮兒童。由于面部肥胖,孩子下眼睫毛向內卷入,反復摩擦刺激眼球,導致寶寶頻繁眨眼、揉眼,嚴重者可引發角膜炎,給視力帶來傷害。
4、抽動癥 孩子在眨眼時,如果有使勁擠眼,面部肌肉痙攣、抽動,或伴有肩、腹部肌肉的抽動,家長們需要警惕抽動癥。該病癥通常在3—15歲的兒童中發病,表現為頻繁地眨眼、擠眉、吸鼻、撅嘴、張口、伸舌等,但往往被家長誤認為是在搞怪而忽略。這個病癥與家庭矛盾、家長望子成龍心切、精神的刺激或緊張、情緒抑郁等有關。家長們應該及時送孩子到神經內科就診。
5、眼部炎癥性疾病 主要是由眼表疾病導致的,如結膜炎、點狀角膜炎等等。春夏季節過敏性結膜炎患兒多見,表現為頻繁地眨眼,伴有眼紅、流淚、畏光等癥狀。
6、神經性眨眼 孩子正處于神經系統發育的敏感期,很容易受一些外界因素的刺激(如炎癥、倒睫、異物等)而形成“眨眼”的習慣。對于這種沒有器質性病變的情況,家長們不需要過分關注孩子的眨眼,以免加重孩子的精神負擔,導致“越提醒孩子不要眨眼反而越不容易忘記要眨眼”的后果。家長們可以平靜接受,順其自然。一般1—2個月后孩子的頻繁眨眼會自然消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