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汾愛爾眼科走進鼓樓西街復興社區開展眼健康科普義診活動
- 2023-07-25
干眼癥在中醫典籍中被記載為“神水將枯癥”,主要是由于淚液的質和量等方面的問題導致眼睛出現的易干澀、易疲勞、有異物感、怕風、畏光等癥狀。
中醫角度看干眼癥
中醫診治干眼癥的時候,不會僅僅考慮眼睛局部的問題,而是將眼睛與身體的肺腑聯系起來,既考慮眼睛的癥狀,同時更深刻的觀察思考身體五臟六腑的變化。因為身體內部的失衡不只會導致眼睛出現問題,患者通常還會存在其他癥狀。比如有的人喜歡吃甜食,我們就要考慮他是否存在脾虛,有的人長期喝濃茶、咖啡,喜歡吃麻辣燙、水煮魚,我們就要考慮他是否存在肺熱。
除此之外,還要結合患者的睡眠情況、二便情況等綜合判斷患者究竟是哪里出現了問題,然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用藥。
中醫是如何診治干眼癥的?
在中醫診治干眼癥的過程中,主要是通過內服的方式對臟器進行調理,然后輔以熏、洗的方式來舒緩眼睛局部的癥狀。根據患者情況的不同,會考慮不同方法,但無論是哪種方式,患者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操作。
中醫診治干眼癥有四個基本證型,主要涉及人體的四種臟器:
肺:如果患者存在肺燥、肺熱的情況,往往會伴隨著眼睛局部結膜充血、或慢性結膜炎的癥狀,這時從肺入手。
肝:如果存在肝血不足的情況,如用眼過度等,可補充肝血。
脾:如果患者存在吃飯不香、食欲差、大便粘稠、口臭、舌苔白膩或黃膩、渾身乏力的情況,則很有可能是存在脾胃濕熱的問題,可調理脾胃。
腎:如果患者存在肝腎不足的問題,則需要調理腎臟。